
园中老石网友解答:
书啊,书啊,就象情人一样,让我须臾难离。大约有4000——6000册吧,这么多书,主要是没地方放,在家里四处塞,基本都是躺着,想找一本书很不容易,有时候四处翻也找不到,苦恼啊。。。
锐钧网友解答:
只可惜,现在把读书的时间,全部让给了手机,天天读书,改成了时刻离不开的手机!我现在正在用我的手机写字呢,书籍装的满满两柜!可我真的很久都沒有翻看我喜欢的书籍了。
悠然阅读网友解答:
我大概有千余册纸质藏书。
首先是一些年代稍久的书籍。
这些书籍多是父辈留下来的,它们来源不同,出版时间不同。有些只有上册没有下册,有些翻动书页时要非常地小心翼翼。它们占了两层书架,虽然不常阅读,但是珍视异常,因为这是财富。
余下的,基本都是新出版的书籍。
科幻类
这一类书,是孩子的大爱。除了图片上的这些之外,还有例如《银行帝国》《凡尔纳系列》等科幻经典。孩子因《三体》爱上科幻,自此一发不可收拾。他读的书目,除了学校阅读要求的,其他的三本书里必有一本是科幻,余下的一本也是带有科幻元素的。
孩子自己有一份书单排行榜,这个榜单经常更新,但是《三体》一直位列第一位。
名著经典类
爱读书的人,名著经典是必须要读的,只是,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书籍。
《史记》是学校指定阅读的,孩子读了,我还没有阅读。
还有诸如《红楼梦》、《鲁迅全集》都被孩子搬到宿舍去了。《平凡的世界》等等都被借走了。当然,还有《简爱》《巴黎圣母院》《穆斯林的葬礼》一些都分开摆放了。实在是地方有限。
小说文学类
图片展示的都是外国小说,这只是随手拍的,因为是按照出版社整理的,拍了这一排显得整齐一些的。
这一类书籍应该占有整体的差不多 1/3,读小说文学类作品,可以非常好地丰富我们的生活,在阅读中体会不同的人生,是我个人比较喜爱的一类。
科普类
包括有《生命简史》 《人类简史》《人工智能真的来了》等等,这些书被分散在四个收柜里收纳,所以就没有图片展示了。
这些书都是近几年开始收藏的。有时候,朋友借走了几本书,都会拿出小本本记上,时间久了没有还回来,还会旁敲侧击一下。我想,这样的体会,爱书之人一定是都有的。因为喜爱,所以更想要让它们都近在咫尺,都触手可及。
最后,来一张“进行时”图片。
家里纸质书多,哪一本都不舍得抛弃,于是就是这样的局面。
ps:照片没有放错,这就是正向的!
城长之路网友解答:
我家藏书分四类:
第一类是我和老公的专业书籍,由于我俩专业跨度比较大,所以光专业书籍就得400本。他本科是学计算机的,硕士是学金融的,工作是干财务的;我本科和硕士都是学会计的,工作是法律专业。
第二类是我俩经常买的畅销书,大约300本。我喜欢看人物传记和历史类的,他喜欢看哲学类的,还有很多时候是流行什么,我们就买什么,所以畅销书类别太多,不固定。
第三类是经典书籍,包括国学、小说、诗词等,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到大攒起来的,大约400本。
第四类是孩子的书籍。孩子今年6岁了,在他3岁以前,我给他买了大约200本书,后来3岁多时发现这些书根本不能满足他的需求,于是我就在双11时一次性地给他买了约1000本书,大部分都是3-6岁小朋友看的绘本,少部分是6-8岁看的书籍。现在这些书他都看过一遍了,有些书籍看了三五遍了。
大兜兜14653458网友解答:
家里藏书应该有千余册,多是古籍之类我觉得还是传承下来的最有味道,毕竟大浪淘沙能流传下来的都是精华。经部不多只有一部十三经注疏,和四书五经等,我最爱读史,故史书也最多,小时候家里小狗产崽,把狗卖了换了一部上海古籍的资治通鉴,后来上高中了祖父就给买了一部上海古籍出的二十五史。无奈字太小又没有标点,看的真是眼睛疼,后来工作了全换了中华书局的点校本。小时候舍不得吃喝攒点钱都送了书店,后来大学了每个月除去生活等都买了书了,全唐诗,历代纪事本末,全宋词,后来工作了买的就开始多了,续资治通鉴长编,明通鉴,国榷,罪惟录,清史列传,光绪朝东华录,中华民国史,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,子部,诸子集成和新编诸子集成,集部,最喜欢的还是宋蜀刻唐人集甚好甚好,还有上海古籍出版的那一套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非常好的。前些时候又突然喜欢了近代史买了曾国藩全集,左宗棠全集,李鸿章全集,光绪朝东华录等。近代的喜欢的章太炎全集,饮冰室合集,鲁迅全集,陈寅恪集,钱钟书集等,现在又喜欢了汪曾祺的文章不过还没买过!
此文由 531体育百科 编辑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:首页 > 足球百科 » 您大致拥有多少册纸质藏书?能简单说说分类吗?